科学尚未普及
  • 科学尚未普及 - Velaciela 文档备份之一
  • 投资感悟及杂谈集
    • 湖心亭的雪
    • 黑暗光年的永恒星空 读刘慈欣系列作品(三)
    • 黑暗光年的永恒星空 读刘慈欣系列作品(二)
    • 黑暗光年的永恒星空 读刘慈欣系列作品(一)
    • 逃往永恒 (三) “万亿传世投资”
    • 超不超导,与你没关
    • 清北难还是A9难?
    • 五年十倍:巴菲特早期投资
    • 有十几种外星人,却只知道黑暗森林的大刘黑粉
    • 巴菲特活一千年也会亏光
    • 二舅不炒股,生活也没放过他
    • 刘慈欣作品赏析:流浪地球
    • 中国人能否达到发达国家生活水平?
    • 新东方的失败和重生
    • 救市后何去何从
    • 中钙退市怎么办?
    • 我们为什么需要在国际问题上讲道理
    • 盈亏同源、均值回归和幸存者偏差
    • 我来说说私募赔钱那点事
    • 熊市中期切忌加杠杆
    • 脱实向虚的自我修养
    • 科学尚未普及
    • 选择做英雄的成本
    • 大多数人其实从未站起来过
    • 人不能被教育,只能被天启
    • 为什么做对的事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 逃往永恒(二)
    • 逃往永恒(一)
    • 《井冈山》三篇
    • 那些年我追过的投资大V
    • “价值投资”的难度:茅台、腾讯、BTC
    • 三体人为什么知行合一(下)
    • 三体人为什么知行合一(上)
    • 贫富差距一直在持续减小
    • 文明与岁月系列之一:按险分配
    • 泡沫破了怎么办?
    • 房价高了,科技就会不发达吗?
    • 优秀的人,都不抱怨(二)
    • 优秀的人,都不抱怨
    • 听别人说,成功者是怎么成功的?
    • 教师节聊聊李笑来老师
    • 吊死在生活的树上
    • 读历史的三重境界
    • 有两个代码的A股:奥赛康事件始末
    • 如何用好厨房垃圾粉碎机
    • 小女孩之死的鸡同鸭讲
    • 视死如归
    • 大刘的世界观与投资
    • 从华为问题看未来的新挑战
    • 北邮分数线高于财经大学?——经济学家,尽放狗屁!
    • 被张化桥先生拉黑
    • 从怀孕该不该养狗说起
    • 文明和牛市的燃料
    • 突发事件的意义
    • 李文亮医生到底是怎么得病死的?
    • 为什么讨论越来越难了?谈内容平台的命运
    • 奔涌吧,韭浪
    • 助力共同富裕,征收股票利得税刻不容缓
  • 经济学及交易策略集
    • 浙江国祥没有问题
    • 关于新股的岁月史书…
    • 你们又开始怪融券了…
    • 限制减持的政策实施应慎重
    • 人工智能将会是今后的投资主线(1)
    • AIGC对搜索的变革猜想
    • 总结2022上半年的投资
    • 永远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 周期大师巴菲特的逃跑技能
      • 别让巴菲特跑了——1969年逃顶记
      • 重读经典之巴菲特:通货膨胀如何欺骗股票投资者
    • 政策调控的思考框架
    • 网络股的周期特性
    • 毁三观,树新生,才能配得上核心资产
    • 推荐股票的自我修养
    • 大V发言的自我修养
    • 网络股和电商股未来还是不是科技股?
    • 日本人视角中的历史行程
    • 相信《价值》就能挣到钱吗?
    • 关于加杠杆这件小事
    • 如何合理承担风险(下)
    • 如何不被生活抽耳光(上)
    • 如何抓住投资的机遇
    • 有效市场,以上全错(二)
    • 有效市场,以上全错(一)
    • 让有效市场见鬼去吧
    • 宝山空返
    • 低估策略优于成长策略
    • “价值投资”到底是个什么鬼
    • 欧成效思想体系如何应用在炒股暴富(上)
    • 此时不应继续恐惧
    • 瑞幸:天空之城的破灭与宏观对冲的崛起
    • 美股到了见顶的时候吗?
    • 收益率的阴暗预言
    • 降息救不了美国: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
    • 这一次,病毒替你把桌子掀了!
    • 康波周期中的技术创新
  •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研究
    • 写个小故事,USDC的硅谷银行之夜
    • 遥远的救世主
    • Defi行情与代币分配改革
    • 区块链财富自由之路(一)比特币
    • 犹记当时烽火里—2017区块链往事
    • 山寨币投资的共识是什么?
    • 作为抵押凭证的比特币
    • 为什么普通人应该至少投资0.1个BTC
    • 比特币或作为一种保险存在
    • 比特币是“泡沫之母”吗?
    • 在火星上使用比特币?
    • WSB延烧币圈,BTC可能出现史诗级逼空
    • 参考黄金的比特币定价机制
    • 当前可适当配置比特币
    • 我为什么没有在比特币上发财
    • 比特币之二:名字叫币就是币吗?
    • 我为什么说能持有1个比特币的都是人类精英(下)
    • 我为什么说能持有1个比特币的都是人类精英(上)
    • 为什么人们难以接受比特币——一个投资行为学研究 一个比特币的投资行为学研究
  • 投资理念集
    • 定投能实现财务自由吗?
    • 被动投资的风险初探
    • 两周从欧皇到非酋:白银十年大顶怎么来的
    • 讲个故事:不要试图合理化行情
    • 持有十年?别闹了 持股时间长等于价值投资吗?
    • 打翻鸡汤之中巴们的刻舟求剑(上)
    • 死神永生:投资理论的夏虫语冰(下)
    • 股神们永远不会说的秘密:卖出(上)
    • 股神们永远不会说的秘密:卖出(下)
    • 投资者的选择与命运
    • 巴菲特年轻时重仓加杠杆
    • 何为低估何为高估?(1)
    • 港股化与“价值投资”的穷途末路
    • 腾讯应值几个钱?
  • 投资案例集
    • 上海汽车股改前后
    • 随便说说瑞幸咖啡
    • 瑞幸咖啡之二
    • 瑞幸到今天到底能看出什么?
    • 瑞幸无人战略,疫情期间突围?
    • 投资新浪微博的经验和启示
    • 上半年投资之“新冠大捷”
    • 自媒体之王
    • 及时离去
    • 当我们在说顺势或逆势时,我们在说什么?
    • 新年聊聊紫金矿业
    • 申购新股能赚到100万吗?
    • 炒股能赚到一千万吗?
    • A股或向万点进发
    • A股或向万点进发(二) 股票可以涨多高?
    • Valuation of bitcoin miners
    • 从中远海控看,投资终究是一个人的事
    • 要你命3000的一些思考
    • 2022,我们该说些什么?
    • 以岭药业,只看股票,不看疗效
    •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三体讲了什么故事
  • Import
    • 雪球
Powered by GitBook
On this page

Was this helpful?

  1. 经济学及交易策略集

你们又开始怪融券了…

20230922

Previous关于新股的岁月史书…Next限制减持的政策实施应慎重

Was this helpful?

自从”救市”以来,中国的投资者先是怪减持,然后怪量化,然后怪融券… 一边喊打喊杀,这边人也抓了,款也罚了,据说连定增解禁都延迟了(还造成了乌龙——)。没想到A股却一直下跌,成交量也萎靡起来。看来赶走了外资,又赶走了量化,现在又不让融券的话,A股逐渐港股化的目标正在快速实现…

限制减持的时候我比较正经的写了一篇 : 下面叫骂的声音我是早有预期,也早就等着德行匹配的下场,唯一没想到的是这次回旋镖来得如此之快,还不到半个月,回旋镖就飞回来了。

至于A股的问题,我早就不想谈了,实在是没什么意思。如果驴老师 说中国足球烂的同时,篮球也逐渐摆烂,是因为举国在热门体育项目上举不过市场化,必然越来越烂, 。那么作为绝无仅有的,可以和足球一样随便骂的A股,看起来也符合这个原则——全民参与的事情,就要拼市场化和法制化,结果自然不可能行。当然,我今天不是来抱怨这个的,抱怨这个的请见:

既然新股上市就跌,跌到要抱怨融券了,那么

我今天专门来讲一下,新股价格为什么高

别的例子不讲了,就拿出现问题的这个为例,来谈谈价格为什么高。

价格分两部分,一个是发行价,一个是首日交易价格。

先说发行价,发行价是21,市盈率是40倍,应该说不低了。然而在上市首日最高被炒到60多,然后发生了产生争议的“转融通”卖空行为。过了三天股价开始暴跌,最低跌到32,现在反弹回了40。

那么先说发行价。说发行价就必然要扯到询价制度和定价制度。这里先不讨论哪个更合理。目前发行价采取询价,也就是不设限。那么问题来了: 询价询出一个40倍市盈率,你还去申购,申购了以后第一天涨到60块钱,你发财了。——这个问题很明显,高价不是出在询价上。如果询价过高,第一天就应该跌破发行价,哪怕询价已经很高了,第一天的炒作才是导致更多投资者接受询价高价,参与新股申购的直接原因。

假设我们回到以前的“定价”制度,也就是23倍市盈率。那么会是怎么样的呢? 那么结果就是投资者10块钱中签,60块钱卖掉而已。这么说,这个“询价”还给上市公司多争取了10块钱,帮助了实体经济发展呢!

如果你跟我扯,询价有猫腻,那在A股那漫长的历史里,无论是询价还是定价,第一天恶炒,连板,难道是发行价定得高了?难道这不说明,无论是询价还是定价,相对于第一天交易的价格都是低的吗?

我家两代A股从业者和投资者,太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岁月史书在我这里是不管用的。A股最大的特色就是新股不败,从90年代不败到现在。

A股最开始就是炒新,从认购证开始,炒新富了一大批人。然后涨停板限制1%,天天都板,最后放开,暴涨,见顶。后面每一次折腾,每一次IPO暂停又重启,管他是什么制度,都要炒新,暴炒,大涨。

06年的,08年的,炒不炒新? 中石油忘了吗? 09年IPO重启,三个垃圾新股暴涨暴跌忘了吗? 第一天集体停牌,然后数跌停忘了吗?后面就不去说,每一次折腾,都少不了炒新。新股炒了30年,现在还在炒。

其实炒新是一种正常的交易策略,其他市场也一样,港股不炒新了吗? 21年炒的新股你们都忘了?美股刚来一个越南特斯拉,咋样了? 还不是一样打新炒新?炒完了不一样的下跌?

问题在于,A股的新股,涨得太多了。其他市场,10个新股里炒1个,9个无人问津,很快跌没。A股的新股,基本上各个炒一遍,不翻倍不收场。

所以,这个A股新股价格高的问题,主要还在第一天。

那就来好好分析一下第一天到底发生了啥?

因此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炒作新股就是散户行为,至少以散户行为为主。这并不是完全我的结论,交易所也做了相应研究,对一些新股的成交研究的结果,就是大量散户在首日及上市前几日炒作新股。这方面数据我不列了,很多,每年交易所都对新股的成交做统计,结果就是大多数都是散户买的,散户也是亏损的主力,基本上钱都亏给我了。只不过今天要加一个转融通。

而转融通的设计,就是为了抑制炒新,没想到现在熊市里散户还敢炒新,亏了以后就骂转融通,那取消好了。以前没有融券的时候,炒新的人照样大亏特亏,没啥区别。

等于这个游戏就变成了,散户无脑第一天买入,然后赌博式投机,最后一哄而散。赚钱的只有 1,上市公司 2,打新的 3,融券(假设有)。

散户为什么要无脑炒新?

我刚才说了,全世界都存在炒新的情况。甚至我看了某个雪球用户介绍的土耳其股市,采取的是A股以前的办法,就是新股上市后数板,他申购后也等着数板…

然而,只有A股才存在着新股无脑炒、每个都炒,不管价格高低都炒的问题。有人说是现售制度不合理,新股上市后筹码量少。但是这无法解释高价也炒,低价也炒的现实。

但是如果有很多散户不约而同的集中炒作这个新股,情况就不一样了。按照今天18亿的成交金额算,假设每个散户投入10万元,只需要1.8万人就能实现爆炒。而A股有1.8亿人,也就是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散户认同炒新,稍微拿点钱出来,就能把所有新股全部炒上天。

可是大家交易热情这么高,为什么不去炒作老股?

有人说新股不限制涨幅,那以前限制涨幅的时候怎么也炒?

我觉得,炒作新股,可能是在目前这个阶段,对交易型选手来说,一种最不坏的选择。

对于大多数股票而言,一旦6个月后,不仅各类减持都出来了,公司业绩也出来了,公司变成了真的公司。而在A股这个大环境下,散户谈基本面就输在起跑线上了。与其被各类大小非,乱七八糟的站头收割,不如前几天咱们猛炒,散户自己割自己,这回韭菜算是烂在了锅里。就算有机构首日恶意拉抬、大部分利润被申购的人拿走,第二天开始的所有输赢,都是在散户这个圈子里的。

在开始交易的前几天,股票不是公司,只是符号,无论是GME还是AMC,炒就是了。输赢各凭本事。无论从30炒起,还是从60炒起,对第一天买入的人而言是没有区别的。

一旦股票变成了真的上市公司,那散户可就亏大了,不仅什么也不懂,而且上市公司可以随意收割他们… 那何苦要去为难自己,为什么不在新股的圈子里呢?

根本上来说,A股无非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在这个这也不让,那也不让的社会里,A股是少数被允许的,看起来公平的赌场。而就在这个赌场里,还是这也不让,那也不让,黑幕重重,游戏规则全部掌握在别人手里。所以,只有上市前几天的新股,做到了真正的“公平”,除了赌桌上的兄弟们,没有人能割你。当然,先要给打新的人交一笔钱。门票一交以后,散户兄弟们放开了玩。

所以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新股玩了30年。

而今天听说转融通融券,可以把上市前几天的赌桌上的钱拿走,可不就犯了众怒吗?

唉,我虽然是市场中少数赚钱的人,在含泪拿走了属于我的那一份打新收入后,也不能再对这个话题说下去了…

A股的新股炒作还有个特点,是和发行价高低无关。国家呵护百姓,发行价压到10倍(90年代)——可以爆炒,资本家穷凶极恶,发行价100倍,还是可以爆炒。最开始搞询价,询出一个,又询出一个花蕊风电(已经退市了)——反正就是来者不拒,20倍炒到50,100倍就炒到200,所以现在上面也想明白了,何苦限制发行价,限制了发行价,都便宜了我这样的打新一族,还不如高价发行,补贴实体经济。反正无论是大盘股大到中石油,还是小盘股小到科创版,无论是高科技还是低科技,反正新股就是一顿炒,管你几倍市盈率。无非是限价时多炒点,如果还限制涨幅,那就拉连板。如果不限制涨幅呢,那就炒个一两天,完了一哄而散。

这次,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新股,无非是转融通在里面赚了钱,赔钱的人不乐意了。把钱陪给融券的人,还是陪给我(我打新),有区别吗? 没有转融通的时候,你们无非是把钱亏给我这样的第一秒卖出选手而已,现在老虎吃完了,秃鹰看见骨头也不放过,你们就不乐意了,可是你们是骨头诶!

还是以为例来分析。第一天(含转融通融券)一共成交了18个亿,公司流通股本4900万,大概就是把流通市值全部交易完了。那么问题来了:咋今天(21号),成交量还是18个亿呢? 你们是不是在搞笑?

有人说,大小非串通做空,还有人说基金接盘的。在A股这个你法我笑的地方,这种事情并不让人感到意外。问题是,不可能每个新股,每一天的成交里都遍布着阴谋吧? 今天已经上市很久了,换手率是80%,总不能还是转融通在卖出吧? 而且现在领导也在盯的很紧,一定要把每个新股,每一天的成交都解释为阴谋论吗?

不妨还是看看。这个股票在股价最低的那一天,也就是32块钱那一天,也是成交金额最小的。可以看出,显然最近这五天里解套盘与新入场资金作了交换。那么新入场资金都是谁呢? 在这个档口上,我不认为有什么机构敢于逆风炒作这个股票,躲还躲不及呢。

还是以为例,40倍的发行价已经不低,就算只有4900万股,要想炒起来也需要很多钱。你信不信流通盘再大一点还是一个效果,无非是涨幅可能低一点,但是改变不了事后大幅下跌,甚至跌穿发行价的情况。

新股,就是A股自己的

港股化与“价值投资”的穷途末路
限制减持的政策实施应慎重
@PoloYu
中国篮球为什么不如美国
有两个代码的A股:奥赛康事件始末
金帝股份
金帝股份
中工国际
水晶光电
紫金矿业
创业板
海普瑞
金帝股份
金帝股份
金帝股份
金帝股份
金帝股份
$游戏驿站(G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