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人为什么知行合一(上)
20210205
Last updated
20210205
Last updated
三体人为什么知行合一
请原谅本文的标题党。作为大刘的粉丝,我这样说也许很不合适:从文学角度上看,很多科幻作品并不合格。虽然这并不影响科幻作品在文学之外的价值。
我毫不意外的认为,我们其实就生活在一个“科幻”社会中,你怎么就能用手机凭空发一个“雪球”呢?——“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在落后的观察者眼中和魔法无异”。 如果我没有在“魔法学校”里学过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这些“法术”,其实在我眼中这些就是魔法。
因此,作为现实世界的镜像——金融市场,一样会有很多事让不懂魔法的“麻瓜”感到费解。当然,本文这里不是讨论“文学”、“科学”的,这里就不展开了。
纠结不纠结
通常来说文学创作里的戏剧冲突要让观众代入的话,作品中的角色也要有相应内心的冲突,通常简称为“纠结”。纠结就是自相矛盾,“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人生就是纠结。因为人生活的目的模糊不清,甚至互相矛盾,对于一个个人而言,“既要,又要,还要”是常态。人只要一开始做事,就会互相矛盾,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家庭吵架了,既要照顾这个,又要照顾那个,单位里做事,担心得罪了这个,又担心搞坏了那个。投资更是纠结不堪,单子开了,涨了怕(失去已有盈利),跌了更怕(实际亏损),空仓还怕(错过机会)。 不仅现有的事项互相冲突,已知和未知,现在和未来还纠缠成一团,“万一”,“要是”… 要不说怎么生活充满了痛苦,直到死的前一刻还在焦虑我什么时候死。
在这种情况下,人要是能做成一件事才是奇怪的。
我看刘慈欣先生的作品也要十年了,再回想一下三体里面的情节,不由得让我感到惊讶了—— 三体里的人物,都是冷酷的执行机器,他们一旦确定了目标,就毫不纠结,毫不犹豫,只送大脑,不择手段的前进。
这简直是对文学的侮辱!世界上有这样的人,或者说机器人吗?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自然有人去挑战作者。就这个问题,刘慈欣先生对记者回答,他的作品的主人公是“人类” ,故事里具体的“个人”,不过是推动剧情的工具,是“人类”这个人身上的几个细胞。所以就把具体的几个个人简化了,这并不是脸谱化。
作为人身上的细胞做事当然毫不纠结,红细胞输氧,白细胞杀菌,只有脑细胞聚在一起才会胡思乱想。再去看书,发现确实也是,尽管几个人物是执行机器,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纠结的,总是互相矛盾,跑还是打,死还是活,争了几个世纪,纠结到最后终于在一个更矛盾的圣母手中完蛋了。
然而,如果这么简单,大刘也不是大刘了。把英雄简单的脸谱化,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剧情里不重要。而是因为他们是执行逻辑的工具。
如果现实世界里的人真的能做到如小说里那样执行逻辑,则就真的做到了“知行合一”,从这个视角上看,三体人是真正的知行合一者。
知行合一的去死
如同黑暗森林的主角叫罗辑(暗示logic的意思),三体里的个人都是逻辑的运算单元和执行者,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知道了什么道理,就去做,不择手段的去做。
问题是:现实中存在这样的人吗?
真的有,甚至你和我,在很多时候就是。——比如说开车的时候。
假设你在驾驶汽车,遇到险情,会自然而然,无需思考的踩下刹车。这是驾驶训练和经验的结合。你无需思考,车辆不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也无需进行牛顿力学计算,因为你的潜意识早就把“踩下刹车” 和 “汽车停止” 融合在一起了。
眼睛看到出现了危险——(我必须让汽车停止)——一脚踩下刹车! 接下来才是牛顿定律和能量守恒的事,然而这已经和你无关了。你把物理世界的逻辑“封装”到一个动作中。此时,知和行是真正合一的。
然而,人类的大脑是不可靠的,只要逻辑链稍微复杂一点,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了。比如说,同样在车上,“安全带”就不那么自然了。
因为“安全带”的作用,前面要加一个概率参数。而你这辈子可能都没有一次事故。如果不是交通法规要求必须带安全带,我想很多人都不会带。更不要说强迫后排的乘客带上。
你为什么不能把头脑中的 “后排乘客和我具有同样的速度,因此具有同样的动能,发生事故后的后果是一样的,事故概率也是一样的,因此也必须带安全带” 的这个逻辑链,强加到后排乘客身上呢?
为什么踩刹车无需强迫,就能自觉的“行”,而带安全带,就非要强迫,让后排乘客带安全带,则难于登天呢?
因为,稍微有些干扰或者逻辑不直观,我们的大脑就无法把握了。这就是无法做到“知行合一”的真实原因,因为你的大脑无法接受不直观的“知”。
回到文学创作。 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知道”什么,自然是作者让他知道的。但是,这些“知道” 是根据初始条件逻辑推演的,或者是“演绎”的。
从“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到“耗散结构”,每一项除了初始的公理可能是作者杜撰或者猜想的,后续的每一环演绎都是严丝合缝的。
在这个框架下,“知”就是真实,人了解了唯一的真实逻辑后,自觉的按照这个真实逻辑去行动,真正做到了“朝闻道,夕死可以”。 在了解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后,五分钟就做出了杀人或被杀的决定。
在这种演绎逻辑的推动下,主角才能毫不犹豫的去死或者让别人去死。
我们理解的“知行合一”,往往把“知”理解成“知道,认知”,然后是用认知去指导行为。其实完全不是这个意思。知行合一的意思是,你只有知(道并认可了这件事的真实逻辑)了,才可能(按照这种逻辑去)行。如果这件事你“知”的都是错的,“行”就不可能正确。
而获得“某件事的真实逻辑” 本来就千难万难,好不容易获得了以后,往往和人的本性,你个人的愿望和感情冲突,甚至南辕北辙。
此时,主观(行)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客观(知),去采取行动。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理性的去死”。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自以为的真实和自我的理性逻辑下)认定了唯一的道路,就以殉道者的精神走上去,不成功就成仁。
道是无情
然而,让主观无条件的服从客观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很困难的,所以故事里人类才有最后一幕的纠结,并因此灭亡。虽然“没关系,都一样”,但是这是文学作品安排的戏剧冲突。
“黑暗森林”中,自然选择的舰长们开会:
“燃料”、“速度”
“阻力”
“永远到不了天鹅座NH558J2了”
“需要六万年”
于是,仅凭眼神就决定了 “只有一条路了”。
而真正让人感到其中的力量则是:为什么五艘飞船的人,都能在几乎同一时间,不约而同的得出同样的结论,并付诸实施?
因为,这些推论是建立在“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上的。
因为“动量守恒”,星际尘埃是具有质量的,飞船穿过尘埃发生动量交换,所以飞船的燃料不足以到达目的地。而因能量守恒,一份动能对应一份燃料。
你无论多么纠结,无法推翻物理规律。
在物理规律面前,人类自以为是的道德,感情,毫无意义。除非选择自我牺牲,否则这是唯一出路。而自我牺牲也讨论过,东方舰长的结论是没有权力这样做,因为无权代表其他人的生命,而“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一旦想明白这个基于物理学的事实和逻辑,这就是(不是像是)上帝的启示,除了按照做,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所以,知就是知道了(要达成“生存这个预设目标)只有这一条路可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比这条路更佳的)路。那么,行还需要犹豫吗?犹豫,就等于去死(放弃预设目标)。
同样,在敌人那边,在获知地球具体位置之前,三体文明的执政官就命令舰队向地球方向出发。因为“这个险必须冒!”
当坐标被暴露时,第二舰队立即转向,放弃了曾经为之争夺四百年的地球。
多少沉没成本,千年的苦难,牺牲,在情况改变后变得毫无价值。
这不是知行合一是什么? 换来的是四百亿年的生存。
知行合一就是知道了唯一道路,并自觉按唯一道路行动。
看懂了这个,就能理解三体里的个人的行动为什么偏激,执着,无情。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经过尽全力的认知世界的真相,终于知道了,除此一路,别无他路。那么就只能在这一条既定道路上前进,不择手段的前进。
未完待续
我知道读者们想问,地球上真有这样的人吗? 我可以确定的说存在,而且成大事者基本都是这个思想方法,当然这样做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方向错了就是死亡,不成功则成仁,所以我们叫他们“英雄”。英雄意味着牺牲。
而现实中的大部分人,99%无法自己完成这种演绎逻辑,更无从谈起献祭给自己认可的逻辑,只能成为掌握这种逻辑的人的棋子,糊里糊涂的为别人去死。
(这是“社会阶层”的源泉之一。)
至于成功的投资者如何在投资中自觉应用这种逻辑认知来指导投资,下篇再见。 作者:Velaciela 链接:https://xueqiu.com/1755110761/171133652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