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国祥没有问题

20231010

$浙江国祥(SH603361)$ $华夏幸福(SH600340)$

今天交易所发布了关于浙江国祥暂停IPO发行相关事项的调查结论。内容包括“二次上市”和“高价发行”问题。

和媒体与股民强调的不同,监管似乎认为重复上市没有问题。

关于二次上市。上交所在前期审核中已关注到浙江国祥相关资产来自原上市公司*ST国祥的情况,并依法依规进行了严格问询把关。经审核,该部分资产的交易发生于2011年、2012年,收购时相关账面资产总额、2022年末相关固定资产净值占浙江国祥现有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15%和0.06%,浙江国祥已由原来的以商用中央空调为主,转为以工业中央空调为主,其业务与产品、技术与研发、人员与销售模式、实控人与管理层等已发生实质改变。同时,浙江国祥销售客户、供应商与*ST国祥基本无重叠。

下面我来谈谈有没有问题——我认为要分几个层面来看:1,国祥的资产置换有没有问题 2,国祥现在上市有没有问题 3,华夏幸福的问题 4,发行价格的问题。

1,资产置换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原交易已经得到批准并完成了。再说国祥公司不能算作退市,代码还在呢,只能说叫“资产置换”交易。

一个公司上市以后,是否失去了处置自己资产的权利?一个上市公司有没有权卖出自己的股份? 答案在十年前是肯定的——上市公司有权卖出自己部分或全部的股份,当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

华夏幸福愿意买,国祥愿意卖,这一买一卖,没有伤害任何人的利益。而且当时国祥的小股东还因为资产重组而受益了。

华夏幸福买,也没有问题,领导也批准了。华夏幸福买下这个上市公司也是合法的。

国祥公司的资产被华夏幸福置换后,离开了上市公司,而不是上市公司“退市”了。上市公司从未退市,不过是换了名字。国祥公司的资产离开了上市公司后,还属于原股东吗?

答案是交易后这些资产不再属于上市公司,不再属于原股民,不再对公众负有公开义务,这些资产如何经营,经营得好与坏,与股民再无关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资产仍然属于他的主人。

2,国祥现在上市有没有问题

答案是没问题。

我国证卷法规,从未规定退市就不能再上市。现实中不仅有大量的退市后重新上市的案例,甚至还有上市退市后重组再上市,完了又ST退市的案例。(ST申龙——ST退市——海润光伏——又完蛋退市)。甚至在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年月里,还有人专门靠赚这些钱过日子。

我国更没规定,主动退市后就不能再上市。这里不需要交易所来撇清关系,说以前的老国祥和新国祥没关系,就算就是同一家公司,只要当时退市时付了钱私有化了,过几年想重新上市,又怎么碍着你了?当初国祥里的小股东不也都拿着钱走了吗?要不要吐出来呢?

现实中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很复杂,主动退市,二次上市非常普遍,有些中国公司从美股主动退市,再上市到A股,港股,这又算什么呢?(巨人网络、360,还包括中国电信)唯一的区别是国祥的钱是华夏幸福付的,但是那也是付了,原来股东拿钱走后已经结清了,关十年后的看客们什么事?

3,华夏幸福有没有问题?

我前几天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华夏现在很幸福,国祥是否就能上市? 答案恐怕是肯定的。因为华夏现在不幸福了,导致股民拿国祥泄愤而已。如果华夏幸福后续经营正常,我估计没人会问这件事。要说只能说这公司倒霉了。

但是讲道理,上市公司既然已经卖给华夏幸福,华夏幸福后续做倒闭了,和当初卖出的人有什么关系呢? 我开了一个饭馆,卖给你了,你后续开倒闭了,我以后是否不能再开一家饭馆?

纠缠华夏幸福只能说明现在熊市里散户需要找人发泄,这公司刚好被找到麻烦发泄一通,和10年前的“奥赛康”如出一辙。

4,发行价高不高?

交易所认为不高。

关于发行定价。从报价情况看,共有8732个配售对象参与了本次询价报价,报价区间为7.80—103.50元/股。按照询价报价规则,在剔除无效报价及前1%的最高报价后,8547个有效配售对象报价区间为7.80—81.94元/股,对应拟申购总量为510.74亿股,网下整体申购倍数为回拨前网下初始发行规模的2700倍,报价申购较为踊跃。投资者报价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孰低值为73.6元/股。浙江国祥与主承销商基于网下投资者的报价情况,最终确定发行价格为68.07元/股,对应2022年度经营业绩,发行市盈率为51.29倍。根据浙江国祥和主承销商披露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它们的市盈率分别为盾安环境25.19倍、申菱环境54.12倍、佳力图180.30倍、英维克58.14倍。

至于有人要拿家用空调比如美的和格力来对比,这会很奇怪的。生产汽车和卡车的都是车,要一起对比吗?

之前还有人向梁鸿的基金质疑,认为机构投资者报价过高。这回交易所公开了报价,现实就是大家报价都很高。如果股民觉得价格过高,可以不参与,第一个交易日也可以不买入。

5,到底要搞什么?

从国祥这个案例看,大家已经开始胡搅蛮缠了。A股搞不好,股民怨气很大,这需要各方一起解决,发泄情绪于事无补。当然现在谈这个无意义,我只谈谈这说明了什么:

当年的ST国祥资产重组,无论是对国祥公司原中小股东,原控股股东,还是华夏幸福来说,都是有利的,没有任何人因为此项资产重组而受损。可以说是三个有利于。甚至后续华夏幸福还有大牛市行情,这都不谈了。

设想一下当初的领导如果否决这项交易会如何? 看起来是避免了后续“华夏幸福”经营失败造成后果,但是当初国祥里面的中小投资者就受到了损失,无法弥补之前的亏损。而且国祥公司的控股股东也无法获得资金,后续的发展也很难实现,更不可能有今天再度符合上市标准的一天了。华夏幸福没有获得上市地位,也会影响后续的发展。结果就是国祥公司倒闭,原大中小股东亏完,华夏幸福也得不到好处,可以说所有人都受到损失。

再退一步说,如果担心资产重组甚至上市后产生的不良后果,那一开始就不要上市,也不要设立股市了。上市公司上市后,经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话,这个股市也就不要存在了。

从这些事情看来,国人对改革开放的认知问题还很大。似乎搞市场经济就是为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如果事情搞砸了,那就还不如不搞市场经济。如果一个经营活动没让某些人得到想象中的好处,那就要起来砸锅或者砸售楼处,干脆不搞了,取消交易,退回原来。

享受了市场经济的好处,却不承担市场经济的风险,好像华夏幸福收购了国祥付钱是应该的,而后面搞砸了就要原来拿钱走人的人买单。这种论调只能导致离市场化越来越远。如果交易所这次在“民意”压力下最终否决了国祥的上市,显然这个股市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