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尚未普及
  • 科学尚未普及 - Velaciela 文档备份之一
  • 投资感悟及杂谈集
    • 湖心亭的雪
    • 黑暗光年的永恒星空 读刘慈欣系列作品(三)
    • 黑暗光年的永恒星空 读刘慈欣系列作品(二)
    • 黑暗光年的永恒星空 读刘慈欣系列作品(一)
    • 逃往永恒 (三) “万亿传世投资”
    • 超不超导,与你没关
    • 清北难还是A9难?
    • 五年十倍:巴菲特早期投资
    • 有十几种外星人,却只知道黑暗森林的大刘黑粉
    • 巴菲特活一千年也会亏光
    • 二舅不炒股,生活也没放过他
    • 刘慈欣作品赏析:流浪地球
    • 中国人能否达到发达国家生活水平?
    • 新东方的失败和重生
    • 救市后何去何从
    • 中钙退市怎么办?
    • 我们为什么需要在国际问题上讲道理
    • 盈亏同源、均值回归和幸存者偏差
    • 我来说说私募赔钱那点事
    • 熊市中期切忌加杠杆
    • 脱实向虚的自我修养
    • 科学尚未普及
    • 选择做英雄的成本
    • 大多数人其实从未站起来过
    • 人不能被教育,只能被天启
    • 为什么做对的事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 逃往永恒(二)
    • 逃往永恒(一)
    • 《井冈山》三篇
    • 那些年我追过的投资大V
    • “价值投资”的难度:茅台、腾讯、BTC
    • 三体人为什么知行合一(下)
    • 三体人为什么知行合一(上)
    • 贫富差距一直在持续减小
    • 文明与岁月系列之一:按险分配
    • 泡沫破了怎么办?
    • 房价高了,科技就会不发达吗?
    • 优秀的人,都不抱怨(二)
    • 优秀的人,都不抱怨
    • 听别人说,成功者是怎么成功的?
    • 教师节聊聊李笑来老师
    • 吊死在生活的树上
    • 读历史的三重境界
    • 有两个代码的A股:奥赛康事件始末
    • 如何用好厨房垃圾粉碎机
    • 小女孩之死的鸡同鸭讲
    • 视死如归
    • 大刘的世界观与投资
    • 从华为问题看未来的新挑战
    • 北邮分数线高于财经大学?——经济学家,尽放狗屁!
    • 被张化桥先生拉黑
    • 从怀孕该不该养狗说起
    • 文明和牛市的燃料
    • 突发事件的意义
    • 李文亮医生到底是怎么得病死的?
    • 为什么讨论越来越难了?谈内容平台的命运
    • 奔涌吧,韭浪
    • 助力共同富裕,征收股票利得税刻不容缓
  • 经济学及交易策略集
    • 浙江国祥没有问题
    • 关于新股的岁月史书…
    • 你们又开始怪融券了…
    • 限制减持的政策实施应慎重
    • 人工智能将会是今后的投资主线(1)
    • AIGC对搜索的变革猜想
    • 总结2022上半年的投资
    • 永远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 周期大师巴菲特的逃跑技能
      • 别让巴菲特跑了——1969年逃顶记
      • 重读经典之巴菲特:通货膨胀如何欺骗股票投资者
    • 政策调控的思考框架
    • 网络股的周期特性
    • 毁三观,树新生,才能配得上核心资产
    • 推荐股票的自我修养
    • 大V发言的自我修养
    • 网络股和电商股未来还是不是科技股?
    • 日本人视角中的历史行程
    • 相信《价值》就能挣到钱吗?
    • 关于加杠杆这件小事
    • 如何合理承担风险(下)
    • 如何不被生活抽耳光(上)
    • 如何抓住投资的机遇
    • 有效市场,以上全错(二)
    • 有效市场,以上全错(一)
    • 让有效市场见鬼去吧
    • 宝山空返
    • 低估策略优于成长策略
    • “价值投资”到底是个什么鬼
    • 欧成效思想体系如何应用在炒股暴富(上)
    • 此时不应继续恐惧
    • 瑞幸:天空之城的破灭与宏观对冲的崛起
    • 美股到了见顶的时候吗?
    • 收益率的阴暗预言
    • 降息救不了美国: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
    • 这一次,病毒替你把桌子掀了!
    • 康波周期中的技术创新
  •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研究
    • 写个小故事,USDC的硅谷银行之夜
    • 遥远的救世主
    • Defi行情与代币分配改革
    • 区块链财富自由之路(一)比特币
    • 犹记当时烽火里—2017区块链往事
    • 山寨币投资的共识是什么?
    • 作为抵押凭证的比特币
    • 为什么普通人应该至少投资0.1个BTC
    • 比特币或作为一种保险存在
    • 比特币是“泡沫之母”吗?
    • 在火星上使用比特币?
    • WSB延烧币圈,BTC可能出现史诗级逼空
    • 参考黄金的比特币定价机制
    • 当前可适当配置比特币
    • 我为什么没有在比特币上发财
    • 比特币之二:名字叫币就是币吗?
    • 我为什么说能持有1个比特币的都是人类精英(下)
    • 我为什么说能持有1个比特币的都是人类精英(上)
    • 为什么人们难以接受比特币——一个投资行为学研究 一个比特币的投资行为学研究
  • 投资理念集
    • 定投能实现财务自由吗?
    • 被动投资的风险初探
    • 两周从欧皇到非酋:白银十年大顶怎么来的
    • 讲个故事:不要试图合理化行情
    • 持有十年?别闹了 持股时间长等于价值投资吗?
    • 打翻鸡汤之中巴们的刻舟求剑(上)
    • 死神永生:投资理论的夏虫语冰(下)
    • 股神们永远不会说的秘密:卖出(上)
    • 股神们永远不会说的秘密:卖出(下)
    • 投资者的选择与命运
    • 巴菲特年轻时重仓加杠杆
    • 何为低估何为高估?(1)
    • 港股化与“价值投资”的穷途末路
    • 腾讯应值几个钱?
  • 投资案例集
    • 上海汽车股改前后
    • 随便说说瑞幸咖啡
    • 瑞幸咖啡之二
    • 瑞幸到今天到底能看出什么?
    • 瑞幸无人战略,疫情期间突围?
    • 投资新浪微博的经验和启示
    • 上半年投资之“新冠大捷”
    • 自媒体之王
    • 及时离去
    • 当我们在说顺势或逆势时,我们在说什么?
    • 新年聊聊紫金矿业
    • 申购新股能赚到100万吗?
    • 炒股能赚到一千万吗?
    • A股或向万点进发
    • A股或向万点进发(二) 股票可以涨多高?
    • Valuation of bitcoin miners
    • 从中远海控看,投资终究是一个人的事
    • 要你命3000的一些思考
    • 2022,我们该说些什么?
    • 以岭药业,只看股票,不看疗效
    •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三体讲了什么故事
  • Import
    • 雪球
Powered by GitBook
On this page

Was this helpful?

  1. 经济学及交易策略集

这一次,病毒替你把桌子掀了!

20200331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王国叫无故事王国,它一直没有故事。其实对于一个王国而言,没有故事是最好的,没有故事的王国中的人民是最幸福的,因为故事就意味着曲折和灾难。

王国的生活像镜面一样平静,昨天像今天,今天像明天,去年像今年,今年像明年,一直没有故事。

一、焦虑

曾几何时,我们开始焦虑。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加速发展了,中国人民大部分都被卷入了汹涌的经济大潮中。“下海”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房价、创业、暴富,一个个故事就在我们身边发生。按照和菜头的话说,围观群众在看弄潮者站立潮头时,也看到他们被巨浪拍死,但一个个恐惧而又不甘,想要投入风浪却又望惊涛而骇然。

时代像高铁,等不了它的人民,更等不了它的灵魂。暴富是唯一诉求,房、股、币,创业,骗局,诈骗,只要能来钱就行,没人想被时代抛下。但是客观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掉队,焦虑在蔓延。这种焦虑甚至发展到孩子如果不上学叉思的补习班,将来会成穷二代,成为“寄生虫”!阶级“固化”,贫富分化,什么进什么退,什么跟什么打什么战,每个人既害怕又侥幸,唯恐错过机会,又怕一失足被碾为粉。

错过了互联网,又错过了房地产。别人家的K线图壁立千仞,护城河无懈可击,我却还在做着暴富的白日梦! 焦虑是时代的主旋律。

二、周期

然而,并没有不散的筵席。每个人其实心里都隐隐感觉到好日子到头了。从15年股灾后,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一级市场上注定没有回报的项目中,随后在去杠杆运动中迎来了一级市场的雪崩。我曾有幸做过和投过一些创业公司,当时公司烈火烹油的状态,其实每个人都知道是幻觉,不过是不知道何时结束罢了。

到了2019年,本来我们认为周期已经运行到尽头,但美股竟然再度拉出新高,强行把周期拉长。稍有股票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行情意味着什么。看看美国大型科技股的图形,基本都走出了“对数增长模型”的尾端(LPPL模型),泡沫破裂只是时间问题。中国房地产在爆炒后又迎来一波三线城市的补涨,房地产股走出数倍甚至十倍,连比特币都完成了几十倍的完整涨幅,这一轮周期,真的要结束了。

我很多朋友是做科技创业公司的,他们也都知道赚钱几乎不可能,甚至得到融资都不可能,但是死活不肯放弃,他们知道这一轮周期快结束了,但是自己没捞到钱,没敲上钟,怎么能放弃呢!

本轮周期盖棺定论的话,其中科技周期发端于01年网络泡沫,被08年金融危机延缓了一下,然后持续至今。其见顶标志是移动互联网的完全普及以及关键的人均注意力消耗饱和。其中资产周期发端于03年中国入世,被08年金融危机打断后,于2011年进入下降周期,其见顶标志是贸易顺差无法维系及城市化的基本完成。

两个泡沫全部在2020年被病毒一下戳破,强行出清到底。其中中国幸运的是资产周期在18年去过一次杠杆,至今杠杆率不高,势能有限,美国势能巨大,所以一触即溃。

好消息是,这也完全走完了下行周期,尾端的快速出清把产能快速清零,强制性完成了重启。

三、掀桌

病毒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没有收益(见我之前的文章)。1918年流感疫情和战争杀死了数千万人,但1928年股市创出世纪新高,不是因为疫情死的人多,而是因为那是一个科技急速发展的时刻。在那个年代,科技正以当时的指数方式增长,极大的提高了效率,也提供了收益机会。那个时代的人们,刚刚习惯了火车,汽车,又出现了收音机,电视机,按照当时的说法,“对于年轻的电学来说,六年就像是一千年一样”(跨越大洋的第一次通话)。到处都是暴富的机遇,改变命运的机会,哪里有功夫悲伤?赶快擦干眼泪,埋葬尸体,投入到资本主义建设大潮中去。

如今,欧美社会日趋固化保守,人们不思进取,领取低保,黑绿繁殖,精英堕落。中国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到处都是看不见的墙,人们不禁问道:深圳速度哪里去了?就像美国人问,400天建成帝国大厦的美国速度哪里去了? 机会已经被消耗,社会正步入停滞。

病毒也许不是一件坏事!

从这点看,病毒帮我们掀了桌子。

现在就是改变命运的时刻,不用叹息08年没抄底股市,没买房子,没投资科技公司,没买比特币,经济很快会大危机,大混乱,你的对手会被一一肃清,估值泡沫一扫而空,只要你活下来,用心思考,寻找出路,等待危机过后,第一个跑出来扩张,你就是人生赢家。

4,改革

更妙的是,疫情还能促改革!

人都是逼出来的,天天讲改革,没人会当回事的。这不是我议论朝廷有罪,我说的是全世界,没人会主动改革,只要是人,得过且过是天性。

疫情把经济搞得一塌糊涂,搞得老百姓都没饭吃了,那么很多原来不让干的事也得让干了吧?原来多收的钱也不收了吧?裁剪机构,节约开支,乃至发行国债,改革税制,平衡预算,出售国资,这些可做可不做的事,现在都变成了火烧眉毛,不做也得做。

每一项里面都蕴含着大量机遇,等待着有志青年前往夺取胜利。

中国,或者世界的每一次改革,都是逼出来的,如果没有98年金融危机搞得不行了,怎么能放开房地产? 这一次搞得稀巴烂,才能逼出国资国债、税制汇率这些,每一项都是暴富的机遇,都是通往A9的天梯。问题是你有准备吗?

同样西方国家,费拉不堪,寅吃卯粮,这次疫情一折腾,搞得国家破产,欧元解体也是可能。但是欧元解体了,欧洲是国破家亡了吗?当然不是,国破山河在啊!什么里拉、发廊,马克贬值得一塌糊涂,又是他们浴火重生的机会,里面蕴含的跨国并购、抄底的机遇又不知道多到哪里去了…

5,机遇

危机也是机遇。而机遇不是简单的抄底。危机把现存的制度冲击得稀巴烂,年轻人才能出头,股票暴跌,大量财富转移,机构、基金、ETF都做了运输大队长,那么将来经济危机,财政困难,各国乾坤倒转,要么一同毁灭,要么被逼得进行各种改革,释放出大量机会。我相信是后者,因为前者也是死,各国精英不可能坐以待毙,必然要拿出解决方案,到时候贸易不平衡、财政货币无约束等顽疾都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当然,这里面也要清醒的看到风险,肯定要有人被挂路灯,如何趋利避害,就是另一回事了。

变革来临,病毒帮我们掀了桌子,然而机会从来等待的是有准备的头脑。在疫情期间蹲在家里不是让你玩手机,更不是长吁短叹的。能把握住下一轮机会,需要长久的积累,包括资金层面和思想层面。

我们目前的状态是全球经济将进入衰退,病毒在一个长周期末端一次出清了全部行业,世界将进入一个新周期的前端。

下面我介绍几个长期的投资机遇:

1,低线国家开发-资源品周期:

首先各国都关门是不可能的,美国关门了,欧洲日本也不可能关门,况且美国也关不了,这是人性决定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最多要求汽车等行业本地生产罢了。

但是产业链会分散化部署,以防范单一国家风险。而且,现在的情况是,低线国家陷入困境,但对他们而言,病毒也清空了对手(中国)的产业链,且资源价格被完全重置,大量流动性注入发达国家后无处可去,正是发展工业化的好时机! 如果我是一个后发国家(如印度)的领导层,我一定明白这是我的机遇而非风险,我会抓住机会发展自己的工业。

便宜的资源,泛滥的美元,客观上要求产业链的分散风险,以及竞争对手被打烂,客观上都促使可以执行开发策略,以使得国家进入工业化。这方面一旦开始,将会从底部重启整个资源产业链,在充分出清后,资源股将复现十倍百倍行情。

而资源股价格几乎被重置,向下风险很小,向上机会巨大,选择合适品种(不要去买原油基金了!),进行提前预研,正是我们的可能的重要机会。

2,中国内部挖潜改革:

疫情将迫使中国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革,其财政和货币政策将配套改革,并适应出口的减少。债务-货币机制的建立以及真正内需市场的建成,都将在逼迫下起步。如果没有疫情,这种改革不知道要等到哪里去呢。

当然,这个过程还很长,更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买消费股。倾向于会放开一部分行业到民营资本进入,以创造新的增长点。

如果能成功完成债务和货币的正常流转,应该M2还能比现在翻10倍,人均收入再能提升100%,当然前提是必须开放更多领域,提供更多投资机会。我认为核心还是在城市化(注意,不是城镇化!),不得不放开城市化,以固定资产投资(不是基建投资)来拉动经济。也就是说,疫情提前了中等收入陷阱,现在就必须跨过去了。

在疫情清理干净了竞争对手,且开放了新的投资领域后,活下来的企业能有多大发展空间呢?我想一定能出现一批优秀的内需型和投资型公司。包括金融服务(含保险),商业服务,消费娱乐等领域的头部公司都将有机会。

但这里有个周期不同步问题,这批股票现在被炒得太高,股价需要进一步出清,疫情引发的被动紧缩可以很好的完成这个出清过程,我们只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以及在新开放的领域中产生的新机遇,不过这个似乎是给创业者准备的,我们看看就行啦,如果有机会去投个A轮…

3,新科技周期机会

新科技周期机会是彻底的解决增长率不足的方式,以开发全新的领域创造新的机会。当然,现在以5G等现有技术的延伸为方向的投资,我认为机会不大。

如:脑机接口、宇宙航行技术、量子计算、强人工智能(不是目前这个AI)、聚变能源等,具有颠覆性的全新技术。目前看起来似乎只有马斯克走得最远?

如果没有任何新技术,新机会,我们的文明会逐渐枯萎死亡,这时候守着纸币毫无意义。如果看到这种机会,宁可牺牲一些资产,也要去尝试一下。

我们不能生活在一成不变中,从而每天抱怨。而现在改变命运的时刻已经来临,你想要的人生的波澜已经被时代送来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投资大师从来不是诞生在牛市的顶峰,而是孕育在熊市的怒涛中。现在正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刻,没人问你的学历是否硕博,没人问你有没有金融经验,只认你有没有现金,能不能把现金投入到下一轮经济周期中最正确的地方去。

相信十年之后,如果我还活着,一定会觉得没有浪费这一次机遇,没有白活一次。

那时无故事王国其实是叫故事王国,那时的生活与现在很不一样。

那时生活中充满了故事,充满了变化和惊奇。那时,王国中有好几座繁华的城市,王宫的周围不是森林和田野,而是繁华的首都。城市中到处可见来自赫尔辛根默斯肯的奇珍异宝和奇异器具。无故事王国,哦不,故事王国的物产也源源不断地从海上运往赫尔辛根默斯肯。那时,人们的生活变幻莫测,像骑着快马在山间飞奔,时而冲上峰顶,时而跌入深谷,充满了机遇和危险。穷人可能一夜暴富,富豪也可能转眼赤贫,早晨醒来,谁也不知道今天要发生什么事,要遇到什么样的人。到处是刺激和惊喜。

—— “国王的新画师”

作者:Velaciela 链接:https://xueqiu.com/1755110761/145709487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Previous降息救不了美国: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Next康波周期中的技术创新

Last updated 3 years ago

Was this helpful?

我们反过来思考,如果一场疫情打垮了我,同样也打垮了我的对手啊!等疫情结束,就是比谁恢复得更快,谁找到新的增长点。古代疫情战争,中原大地血流成河,往往杀得十室九空。但是等到灾难过后,你发现苍茫大地,四下无人,到处都是肥沃的田野,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同样也肃清了竞争对手,幸存者走出地堡,建设一个!不过几十年,幸存者的子孙又覆盖了大地,重续了文明。

我相信每个国家的人民都盼望,世界上不只是中国人是人,别人也是人。他们一定也在研究这次病毒带来的机遇,正准备干掉我们呢!

新科技将开启全新的康波周期,为人类带来。当然,这个机会能不能来,我们这辈子能不能等到是个问题。对这样的机会,我们只能做到等待,关注,一旦实现,我们要设法第一时间介入。

新世界
美好生活
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