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尚未普及
  • 科学尚未普及 - Velaciela 文档备份之一
  • 投资感悟及杂谈集
    • 湖心亭的雪
    • 黑暗光年的永恒星空 读刘慈欣系列作品(三)
    • 黑暗光年的永恒星空 读刘慈欣系列作品(二)
    • 黑暗光年的永恒星空 读刘慈欣系列作品(一)
    • 逃往永恒 (三) “万亿传世投资”
    • 超不超导,与你没关
    • 清北难还是A9难?
    • 五年十倍:巴菲特早期投资
    • 有十几种外星人,却只知道黑暗森林的大刘黑粉
    • 巴菲特活一千年也会亏光
    • 二舅不炒股,生活也没放过他
    • 刘慈欣作品赏析:流浪地球
    • 中国人能否达到发达国家生活水平?
    • 新东方的失败和重生
    • 救市后何去何从
    • 中钙退市怎么办?
    • 我们为什么需要在国际问题上讲道理
    • 盈亏同源、均值回归和幸存者偏差
    • 我来说说私募赔钱那点事
    • 熊市中期切忌加杠杆
    • 脱实向虚的自我修养
    • 科学尚未普及
    • 选择做英雄的成本
    • 大多数人其实从未站起来过
    • 人不能被教育,只能被天启
    • 为什么做对的事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 逃往永恒(二)
    • 逃往永恒(一)
    • 《井冈山》三篇
    • 那些年我追过的投资大V
    • “价值投资”的难度:茅台、腾讯、BTC
    • 三体人为什么知行合一(下)
    • 三体人为什么知行合一(上)
    • 贫富差距一直在持续减小
    • 文明与岁月系列之一:按险分配
    • 泡沫破了怎么办?
    • 房价高了,科技就会不发达吗?
    • 优秀的人,都不抱怨(二)
    • 优秀的人,都不抱怨
    • 听别人说,成功者是怎么成功的?
    • 教师节聊聊李笑来老师
    • 吊死在生活的树上
    • 读历史的三重境界
    • 有两个代码的A股:奥赛康事件始末
    • 如何用好厨房垃圾粉碎机
    • 小女孩之死的鸡同鸭讲
    • 视死如归
    • 大刘的世界观与投资
    • 从华为问题看未来的新挑战
    • 北邮分数线高于财经大学?——经济学家,尽放狗屁!
    • 被张化桥先生拉黑
    • 从怀孕该不该养狗说起
    • 文明和牛市的燃料
    • 突发事件的意义
    • 李文亮医生到底是怎么得病死的?
    • 为什么讨论越来越难了?谈内容平台的命运
    • 奔涌吧,韭浪
    • 助力共同富裕,征收股票利得税刻不容缓
  • 经济学及交易策略集
    • 浙江国祥没有问题
    • 关于新股的岁月史书…
    • 你们又开始怪融券了…
    • 限制减持的政策实施应慎重
    • 人工智能将会是今后的投资主线(1)
    • AIGC对搜索的变革猜想
    • 总结2022上半年的投资
    • 永远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 周期大师巴菲特的逃跑技能
      • 别让巴菲特跑了——1969年逃顶记
      • 重读经典之巴菲特:通货膨胀如何欺骗股票投资者
    • 政策调控的思考框架
    • 网络股的周期特性
    • 毁三观,树新生,才能配得上核心资产
    • 推荐股票的自我修养
    • 大V发言的自我修养
    • 网络股和电商股未来还是不是科技股?
    • 日本人视角中的历史行程
    • 相信《价值》就能挣到钱吗?
    • 关于加杠杆这件小事
    • 如何合理承担风险(下)
    • 如何不被生活抽耳光(上)
    • 如何抓住投资的机遇
    • 有效市场,以上全错(二)
    • 有效市场,以上全错(一)
    • 让有效市场见鬼去吧
    • 宝山空返
    • 低估策略优于成长策略
    • “价值投资”到底是个什么鬼
    • 欧成效思想体系如何应用在炒股暴富(上)
    • 此时不应继续恐惧
    • 瑞幸:天空之城的破灭与宏观对冲的崛起
    • 美股到了见顶的时候吗?
    • 收益率的阴暗预言
    • 降息救不了美国: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
    • 这一次,病毒替你把桌子掀了!
    • 康波周期中的技术创新
  •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研究
    • 写个小故事,USDC的硅谷银行之夜
    • 遥远的救世主
    • Defi行情与代币分配改革
    • 区块链财富自由之路(一)比特币
    • 犹记当时烽火里—2017区块链往事
    • 山寨币投资的共识是什么?
    • 作为抵押凭证的比特币
    • 为什么普通人应该至少投资0.1个BTC
    • 比特币或作为一种保险存在
    • 比特币是“泡沫之母”吗?
    • 在火星上使用比特币?
    • WSB延烧币圈,BTC可能出现史诗级逼空
    • 参考黄金的比特币定价机制
    • 当前可适当配置比特币
    • 我为什么没有在比特币上发财
    • 比特币之二:名字叫币就是币吗?
    • 我为什么说能持有1个比特币的都是人类精英(下)
    • 我为什么说能持有1个比特币的都是人类精英(上)
    • 为什么人们难以接受比特币——一个投资行为学研究 一个比特币的投资行为学研究
  • 投资理念集
    • 定投能实现财务自由吗?
    • 被动投资的风险初探
    • 两周从欧皇到非酋:白银十年大顶怎么来的
    • 讲个故事:不要试图合理化行情
    • 持有十年?别闹了 持股时间长等于价值投资吗?
    • 打翻鸡汤之中巴们的刻舟求剑(上)
    • 死神永生:投资理论的夏虫语冰(下)
    • 股神们永远不会说的秘密:卖出(上)
    • 股神们永远不会说的秘密:卖出(下)
    • 投资者的选择与命运
    • 巴菲特年轻时重仓加杠杆
    • 何为低估何为高估?(1)
    • 港股化与“价值投资”的穷途末路
    • 腾讯应值几个钱?
  • 投资案例集
    • 上海汽车股改前后
    • 随便说说瑞幸咖啡
    • 瑞幸咖啡之二
    • 瑞幸到今天到底能看出什么?
    • 瑞幸无人战略,疫情期间突围?
    • 投资新浪微博的经验和启示
    • 上半年投资之“新冠大捷”
    • 自媒体之王
    • 及时离去
    • 当我们在说顺势或逆势时,我们在说什么?
    • 新年聊聊紫金矿业
    • 申购新股能赚到100万吗?
    • 炒股能赚到一千万吗?
    • A股或向万点进发
    • A股或向万点进发(二) 股票可以涨多高?
    • Valuation of bitcoin miners
    • 从中远海控看,投资终究是一个人的事
    • 要你命3000的一些思考
    • 2022,我们该说些什么?
    • 以岭药业,只看股票,不看疗效
    •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三体讲了什么故事
  • Import
    • 雪球
Powered by GitBook
On this page

Was this helpful?

  1.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研究

犹记当时烽火里—2017区块链往事

20210413

Previous区块链财富自由之路(一)比特币Next山寨币投资的共识是什么?

Last updated 3 years ago

Was this helpful?

本来想继续写《逃往永恒》系列,但是考虑到各种因素,这个系列再延后一段时间吧,关于区块链的一些知识,我想也不用我来科普了,仔细想想,其实区块链的知识,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向更多人推荐投资比特币,其实没有什么意思。

我今天就来讲一些2017年区块链大牛市的故事。

我在2017年年初,曾经写过一篇文章: 仔细反思了一下自己为什么没有在比特币上发财。这篇文章在币圈流传很广,比在这里还要有名。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是没能在2017年的大牛市里赚到真正多的钱。因为,前途虽然是光明的,道路却比你想象的还曲折。就像我在《 里面说的一样,其实每次都很险,生存到最后,实在是一种幸运。

2017年年初经过一番折腾,比特币已经开始明显上涨。在东方某大国的央行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后,比特币涨得更快了,显然市场并不如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是由少数人在炒作,而是进入了明显的牛市。到了六七月份,比特币已经涨到了接近3000美元,牛市已经压抑不住了。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牛市已经来了,比特币即将暴涨。假设从2000-3000买入,拿到接近2万,哪怕是1万也好啊,大牛市从来都是狂暴的。然而,如果世界是这样运作的,世界上就没有穷人了。

分叉斗争

在六七月份,比特币爆发了第一次“分叉争端”。当时以吴忌寒为代表的矿机公司(比特大陆公司)认为比特币容量太小,需要“扩容”,所谓扩容,当然是按照他的想法来扩容。按照区块链的原则,这种情况就需要“分叉”,就是说,你愿意走另一条道路是自由的,没人拦你,但是请你自己去走,愿意跟你走的人你带走,不愿意走的人就留在原来的道路上。

比特大陆于是分叉了一个扩容版比特币,也就是今天的BCH。还是按照区块链的原则,如果发生分叉,所有在分叉以前持有比特币的客户,都有权通过交易分叉币的方式,用脚投票选择去哪边站队。也就是说,在分叉那天之前持有比特币的客户,将会同时获得两种币,去留自己决定,两条路线将在市场上决出胜负。

然而投资者们显然不适应区块链的处理方式,如此的自由,谁想分叉就分,客户想跟谁走就跟谁走。于是有人提出了,你能分我也能分,短时间内出现了几十个分叉币…

这时候市场就恐慌了:如果谁想分就分,那么市场上的“各种币”加起来数量就会无穷多… 比特币BTC,会分出BTD,BTE,BTF,以至于BTZ,那么数字货币将会越来越多,最终变得一文不值…

再加上比特大陆是矿机公司,手握算力,甚至想要反客为主,打败原来的比特币,用自己的比特币取而代之。市场开始恐慌,随后演变成一场暴跌。短短几天里,比特币从2800多美金跌到了1800美金,跌了35%

关于比特币扩容之争,当时欠缺理论依据,也没有市场检验的实践经验,我们都没有底,甚至不知道最终谁会赢谁会输。很多大佬在这一役里站错了队,输掉了路线斗争,从此退出了千币侯行列…

当时关于扩容的提案非常多,除了分叉式扩容,还有一些扩容方案。而那时候投资者,特别是某国的投资者对什么叫区块链的认识非常薄弱,还出现了大佬开会,“五大矿业公司”对分叉方案盖公司章的笑话。

那时候我也比较没有经验,在媒体也写了一些文章,但是还是没有认知到为什么分叉不会影响比特币的价值,这个理论依据我是没有的。这件事真的非常难,甚至很多顶尖人物都判断错误了,现在看,客观上分叉BCH甚至葬送了比特大陆成为伟大公司的可能性,为公司后面巨亏、内斗埋下了伏笔。这件事后来又被称为比特币内战,是比特币有史以来面临的一次非常激烈的路线斗争。

事后才知道,这可能是一次改变我人生命运的机会,然而没有抓住,当然,我当时的水平太低了,没抓住也是正常,没有在这件事里面亏损已经是万幸。

ICO危机

长征难就难在过了一关,还有一关,要想胜利太难了,不光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还要连续作战。刚刚消停了不到一个月,马上更大的考验又来了。

在BCH分叉大战的同时,另一方面ICO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以太的ERC-20提供了区块链凭证的功能后,区块链终于从理想走向了现实,开始在现实世界发挥它的作用了。在很多成功的项目已经涨了几十倍后(如量子链、NEO等)各种山寨币、空气币、假币也充斥市场,币圈乌烟瘴气,各种妖魔鬼怪横行。大家这次都认为,国家打击只是时间问题。

这次出乎意料的是,从分叉大战后的低点,只用了一个月,比特币就从1800美元(再也没有跌回去了,哪怕是18年的熊市)用了一个多月,就涨到了接近5000美元! 这种疯狂,更加激励了各类代币项目的爆发。

我开始对发行代币还是持有积极态度的,后来发现骗子项目太多,就没有再去投入了。后来公司里开始不断来来去去各种推销ICO项目的人(那时候我在一个币圈元老创建的互联网公司——),向我们推销各类代币项目。这时候谣言已经传播,说是即将禁止数字货币,因为你们玩得太过分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表现出历史具有跳跃性了——后面的事情,是我们大多数人没想到,也没敢想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成功这么难,真不是难在从小有没有上一个好学区,长大有没有考取985,有没有出国,有没有考公。

“94”还是来了, 如我们所料,一片狼藉,鬼哭狼嚎。

币价也随即暴跌,从5000暴跌至3000多美金,而且此时,交易所规定即将被赶出国门。此时一次决定命运的时刻到来了。

94后

正如茨威格所言:”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在交易所即将被扫地出门之前的几天里,交易所说还有最后一天可以充值人民币。如果你还想购买数字货币,你可以今天充值人民币,之后就要关门,然后交易所将“另行决定怎么处理”,当然我们现在知道了,这个另行处理就是外逃。

我有一个认识的人,他那天说,今天是最后一天你能容易的用人民币买到比特币。我不知道他买没买,我当时手头有几十万块钱,正犹豫要不要全部扔进去。可是当时市场一片哀嚎,那些穿梭来我公司的发币公司的人,有的向投资者下跪求饶,有的连夜跑路潜逃国外,有的被投资者扭送了派出所…

在最后一刻,我还是怂了,没敢把这几十万扔进去。然后交易所按照计划“出海”,说得难听点就是出逃,从此与我们再也不见。

在这期间最恐慌的时刻,我和另外几位投资者,甚至有一位中国数字货币领域的先行者,去拜访了一位中国数字货币领域的优秀企业家和投资人。他此时早已数亿身家了,是上一轮熊市(2015年)梭哈梭出来的。

我们交流了当时的情况,他表示他没有卖出任何一个比特币,但是为了安全考虑,在高点卖出了一些,做了一个差价后买回,差价形成的人民币则取出,留作不时之需。万一数字货币实验失败了,这些人民币也够他过完下半生。

我们问他你担心吗,会不会出现“最坏的情况”,他说来都来了,还怕什么呢? 一件事情,要坚持实属不易,这种事情最坏也不过损失所有的钱,又不会杀头,能怎么样呢? 还说了比特币是世界的,不属于某一个国家,他相信地球上有足够多的智者,他们会能支撑这个行业发展。

虽然听了这些话,我还是不敢梭哈,因为我还是认为,成功是有一种风险小,而一定能获胜的理由存在的。现在看来这很幼稚,太太平平到三公的事从来没有。

接下来的事情就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比特币直线拉到接近两万。而之前各种被围堵的山寨币和假币则死灰复燃,原地复活,暴涨了几十倍… 加拿大的赵先生抓住时机创建的币安,发币后上涨了上千倍,今天BNB已经几百美金了。

可惜这些道理我都知道得太晚了!

巅峰对决

比特币发疯了!比特币暴涨到接近2万,投资者才恍然大悟,区块链要改变世界了。可惜,知道得又太晚了…

当熬过了分叉和ICO的灾难后,比特币开始暴涨,之前那些吓破了胆的投资者又捶胸顿足,FOMO了起来(害怕踏空)。

人总是从后视镜看事情,在比特币涨到一万多美金后,大家才知道区块链这个东西的厉害,什么事情几乎都无法停止区块链了,人们恐慌,叹息。

我之前有一位投资人朋友,在底部没有买入比特币,终于想要在高位买入比特币了。他热火朝天的开始招商,要投资建立一个矿场。而我却觉得一万多美金有点贵了,觉得有点恐高,但又说不出具体的理由。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投入了一些钱到这个矿场里面。

又过了一个月(2017年12月),市场已经完全疯狂,到处都是问我比特币的事的人。这时候我之前在币圈认识的一位大佬,也是中国的区块链元老,跟我悄悄的说:“某某某上市公司老板也买了比特币,买了几个亿!” 言外之意,就是你再不买就来不及了。

这个时候我已经身经百战,见得多了,我再也不盲目相信别人的观点了。我开始感到这个市场出现过热的问题。 这时候,有一个知名投资公司CEO来找刚才那个大佬,说他想咨询一下投资数字货币的事情。我们几个人就以“区块链专家”的名义去了那家知名投资机构一起讨论比特币投资。

知名投资公司是A12级别的,创始人的名字说出来吓死人。那位CEO也是名家前辈,不仅有钱,而且是一位优秀的学者,我很早就读过他的作品。我那时候还刚刚30,在这群人里面资历最浅,完全不敢发言,只敢听他们讨论。讨论的倾向性当然是很明显的,就是想要投资比特币。但是也讨论到价格是否过高,买入会不会被套的问题。

我想表达“目前比特币涨幅过大,似乎现在买入可能被套牢”的观点,然而多头气氛热烈,我没有敢把“看空”的观点表达出来,只说了几个事实数据,就草草闭嘴了,后面都是听别人说。

从A12投资机构回来后,我身边认识的所有大佬、亿万富翁、企业家们,都在一致看多比特币。此时我感到,我不能再这样随波逐流下去了,泡沫巨大,看空就是看空,除了投入挖矿的钱之外,不再向比特币增加投入了。事后证明,这是对的。我判断对了最高点。挖矿的钱套了我两年才解套。

在两次失败的判断后,终于判断对了一次,也终于避免了损失。然而很快我又栽到“私募基金”的坑里去,而那是后话了。这也导致了我没有钱在18年底抄底比特币,又被迫等了一年多,等到“312”时,才有资金重新买入。

2017年真是极险极难的一年,而区块链世界,年年都这么难。后面还有18年大熊市和20年的312呢。所谓成功,之所以困难,就是因为它是有风险的,反人性的,要坚持原则的。没有太太平平到三公,要奋斗就要有牺牲,死人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价值投资、穿越牛熊,躺着赚钱,学区房还是英国本科,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要逃离内卷的世界,你首先要准备付出一切。

投资者面对波动装出来的所谓的“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不是看了一点书就能轻松说出来的,而是要经过无数次“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的真实血战,打到保证金屡次见底,终于莫名其妙的逆转取胜。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才能真实表现了奋斗者九死一生的状态,也许这种状况,真的不适合大多数人吧!

*谨慎投资数字货币! 作者:Velaciela 链接:https://xueqiu.com/1755110761/177009960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我为什么没有在比特币上发财
井冈山》三篇
2017年比特币行情